朱春霖:亮出“三招” 滨江公园有“颜值”还“走心”

近年来,两江四岸作为重庆的标志性区域,通过建成一批滨江公园和健身步道,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重庆市人大代表、九龙坡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朱春霖发现不少因管理维护不足产生的问题。
“一到周末,去公园游玩的人特别多,我和家人在相国寺码头游玩时看到,垃圾随处可见,厕所人满为患,有的果皮箱都塞满溢出来了,卫生环境有待提高。”朱春霖说,随后,她走访了江北嘴江滩多个滨江公园,都发现了类似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提出要加强保护两江四岸环境的宣传教育,制定《园区公约》,并在园区内增加文化内涵的展示;同时,合理规划建设园区内的公厕和垃圾箱等设施,提升游园体验;还要与河长制配合,落实部门管理和责任人责任,并建立考核机制。
朱春霖的建议得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被列入重点督办建议,转交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江北区、两江新区共同研究办理。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还率队赴江北区洋炮局1862、巴人汲水公园、大渡口区葛老溪滨江公园开展实地调研。

为营造良好游园体验,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与市有关部门、相关区县一起,通过人文特色融入、基础设施完善、智慧管理提升等,推进滨江公园在生态效益、绿化景观、综合功能等方面全面提升,不断完善滨江公园功能配套,提升公园服务品质。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公园处二级调研员董超衍介绍,他们联合各部门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增设公共设施、加强清扫保洁、做好宣传引导、强化文化展示等举措。目前相国寺码头区域配套公厕1个,新增果皮箱25个。区域开放小微停车场2个,新增停车位65余个。
同时,对其他滨江公园配套设施也进行了改善。目前,江北嘴江滩公园配套厕所6座,新增果皮箱137个,在节假日以及人流量多的期间会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单体移动公厕进行保障。开放2个小微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10余个。
“上个月我又去走访了相国寺码头,公园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的垃圾不见了,来公园休闲娱乐的市民也明显增多。”朱春霖说。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园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便民公共设施逐渐完善,滨江公园正在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真正实现了惠民有感。
记者|黎静
摄影|甘侠义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