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记者会 | 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 推动“重庆制造”跃升“重庆创造”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市长胡衡华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厚实的“家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把“厚家底”转化为“新动力”?1月20日,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健,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市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市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许宏球,围绕“做大做强制造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主题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月20日,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
持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重庆市聚焦重点领域、发挥特色优势,坚持‘创新+产业+生态’协同,推动制造业‘动力+质量+效率’变革,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发展,助推产业体系由‘制造’向‘创造’跃升。”高健说。
加快制造业动力变革。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制定全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实施首批11个项目,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金凤、嘉陵江、明月湖等重庆实验室;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
在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打造方面,已累计布局建设国家级、市级科创基地420余家。建成中船海装风电等4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超声医疗等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平台基地达114家。累计认定116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市级产业创新中心。
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巴南区生物医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重庆高新区集成电路等8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梯次发展格局。体系化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建设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生物制造中试基地,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建设。
此外,着力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制造业效率变革,在全国率先完成新一轮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出台贯彻国家“两重”“两新”、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等系列配套文件,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助推产业体系由“制造”向“创造”跃升。
“接下来,将持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聚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扎实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再上新台阶。”高健表示。
做大做强“主引擎”“主阵地”
“重庆市将紧盯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10%的目标,重点抓实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主引擎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主阵地。”王志杰表示。
推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跃上新台阶。落实国家和市级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滚动完善“两重”“两新”项目清单;实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协同跨越”、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起承转合”、先进材料“强干繁枝”行动,协同推动三大支柱产业、六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提升。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需求牵引和技术进步“双轮驱动”,支持企业建强研发机构,争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轻质结构材料热制造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迭代“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矩阵体系;强化数字赋能,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新模式,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
推动产业质效升级迈出新步伐。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开展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行动,迭代“满天星”行动计划;深化“工业绿效码”与绿色金融工具联动,深化“两业”融合试点和服务型制造试点,建设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和全球“设计之都”。
推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取得新成效。实施制造业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鲲鹏行动”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完善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推动惠企助企营商环境新提升。完善“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分行业、分区域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提质发展35个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同时,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优化‘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功能,闭环破解企业痛点难点堵点。”王志杰说。
力争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万达薄板、攀华板材上榜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选全市百强制造业企业12户、领军和链主企业9户;涪陵卷烟厂成为涪陵第7户百亿级企业,新铝时代成为去年全市唯一、涪陵第6户上市企业……
“2024年,涪陵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7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70%。”黎勇说。
突出“聚链成群”,抓产业强基础。延链补链强链做强以聚氨酯、聚酰胺、聚酯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壮大以铝及精深加工、钢铁薄板、铁合金等为代表的金属材料产业,持续擦亮榨菜、页岩气及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品牌。
突出“梯次培育”,抓企业强主体。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引导企业向“新”求“质”,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高新技术、领军、链主、上市和百亿级企业矩阵。
突出“四链融合”,抓生态强活力。推动产业集群从“链条型”发展向“生态型”发展迭代,用良好产业生态催生产业“幼苗”、培育产业大树、形成产业“森林”。
突出“体系重塑”,抓招商强后劲。迭代重塑1个领导小组、1个主管部门、2个园区、10条重点产业链、N个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1+1+2+10+N”联合招商体系,打好基金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组合拳”。
突出“能级提升”,抓园区强载体。打造布局合理、产业聚焦、创新活跃、服务高效、权责清晰的现代化园区,积极盘活闲置资产,促进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一些“沉睡资产”变成“发展活水”。
“接下来,将锚定到2027年实现工业产值4000亿元、再造一个‘涪陵工业’目标,持续做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努力成为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主力军。”黎勇表示。
打出“硬货”“干货”组合拳
“2024年,两江新区全域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直管区GDP同比增长7.2%,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科技型企业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40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许宏球说。
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推动科研院所供给能力,从基础研发端转向产业创新端,主动构建“拨投结合+直投+基金”项目支持体系,以人才培育驱动产业创新为目标,打造一批硬科技创业孵化平台。
聚焦强链壮群,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推动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加速高端化进程,推动新型显示产业补链成群、集成电路重点突破、智能终端多元发展,积极落实“满天星”行动计划,打造海王星数字文创园等16个特色软件园,提升主导产业“新能级”。
聚焦绿色低碳、智能机器人、空天信息及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分行业量身定制“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批应用场景”,带动一批新兴及未来产业加速成势,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突出数智赋能,坚持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础,建设全国唯一的“四节点”网络基础设施,引育14个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广域铭岛成为国家级“双跨”平台,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
强化服务创新,聚焦产业金融、通道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细分领域,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激发产业生态“新活力”。
“2025年,两江新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强化‘四链’融合、‘四侧’协同,打出更多含金量满满的‘硬货’‘干货’组合拳。”许宏球表示。
记者|廖灿勇
视频|尹建红 翁雪柔 李秀杰 冉庆月 陈杨(实习)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