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表团全团建议 | 支持高质量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日期:2025年03月07日 来源:重庆人大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作为成渝地区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的首要任务。重庆代表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全团建议《关于支持高质量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建议》,吁请国家层面给予重庆更多支持。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2024年7月,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国际航空枢纽是民航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将重庆定位为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代表们认为,高质量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是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举措,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便捷高效出行具有重要作用。

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发展基础扎实

代表们认为,近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行业发展要求,在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聚焦民航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运输发展和低空交通等领域,全方位提升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市民航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重庆市已形成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万州、黔江、巫山、仙女山支线机场为支撑,永川大安、两江龙兴、梁平通用机场为补充的“1+4+3”多层次民用机场体系,运输机场100公里半径覆盖全市95%的人口,航空服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投用,成为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之后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重庆新机场选址获批,“双枢纽”机场格局加快构建,为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航空业务规模稳定增长。2024年,重庆市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99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7万吨、飞机起降量34.4万架次。其中,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86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6.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21%,业务量位居全国第7位、第9位。截至2024年底,江北国际机场实际在飞国际(地区)航线41条,基本构建起了覆盖欧、美、澳、中东、日韩、东南亚的国际航线网络,全年完成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176.8万人次,同比增长120%。

三是空域资源条件不断优化。江北国际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提升至60架次,为江北国际机场运输保障能力提升、航班时刻结构优化、航线网络拓展奠定了基础。相关单位协同推动重庆地区空域结构重塑,形成新的航路航线空域规划方案,将促进重庆空中航路航线大通道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与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相匹配的空域格局。

四是低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当前,我市低空经济快速发展,聚集了宗申航空动力、驼航科技等低空经济关联企业1300余家,通用航空和无人机年飞行30万架次以上。相继开通7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试点航线(其中包括2条川渝间航线),实现重庆市短途运输航线“零”的突破,全年安全运行879架次,运输旅客3572人次。

代表们认为,虽然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要求,对标国际一流航空门户枢纽,还存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有待提升、低空经济发展机制有待健全等一些短板弱项。

进一步打造成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支撑

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区位优势明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服务“两大定位”,充分发挥民航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进一步将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打造成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支撑,更好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给予大力支持。

为此,代表们联合提出三方面具体建议:

一是支持加快重庆民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将重庆民航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和正在修编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支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完成并开工建设。

二是支持培育壮大航空运输市场。《民航局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向西、向南开放为重点,提高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权开放和资源配置水平,实现国际枢纽功能迈上新台阶。建议国家有关部委支持重庆以东南亚和欧洲为重点打造高品质国际航线,保持并稳步提升对美洲、澳洲、非洲等重要战略航点连通度。同时,支持江北国际机场加快开展新增时刻配置,在航权、新增时刻资源配置和运行保障、企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重庆航空枢纽运营人的支持。

三是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支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完善低空飞行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为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政策支撑。支持重庆低空经济制造业发展。指导建立协同管理工作机制,保障低空飞行安全高效运行。

 

记者|宋婷婷 黄振胜

编辑|朱苗

审核|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