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2024年12月27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

2024年5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国际友城工作情况的报告》,在肯定全市友城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和工作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形成由市政府外办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协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区县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市政府外办保持与市人大民宗侨外委的密切联系,反复商讨并征求意见,确保《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落地落实。受市政府委托,现就《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完善国际友城工作机制。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工作合力不足”问题,着力在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完善机制等方面加强工作举措。一是进一步深化国际友城工作认识。深学笃用习近平外交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友城工作“三个一批”重要指示精神,对标落实党中央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国际友城工作意见,确保全市国际友城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二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友城工作统筹谋划。将国际友城工作纳入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和全市外事工作会议常设议题,在全市外事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工作举措,将国际友城工作列入重要任务,清单化推进落实。目前,正在编制全市国际友城工作未来5年工作规划,加快构建全市国际友城工作新格局。三是进一步完善全市国际友城工作机制。推动国际友城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市政府外办牵头、各部门各区县协同联动的全市国际友城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市政府外办—驻外使领馆—友好项目承包单位”联席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友城发展问题,指导推进友城合作项目。制定出台《重庆市国际友城缔结工作流程指南》,进一步优化完善国际友城结好工作流程。

(二)优化友城布局,推动国际友城实现新质增长。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友城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在优化布局、织密网络、拓宽渠道等方面加强工作举措。一是逐步优化友城布局。在空间布局上持续巩固与北美、东亚和西欧国家结好基础,并逐步向拉美、非洲等地区拓展国际“朋友圈”,新增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结好,并加快推进与中非共和国班吉市、秘鲁利马市等外国省市结好进程。各个区县国际友城工作加速推进,武隆区与日本大阪府泉佐野市正履行缔结友好城市程序,大足区与美国奥克利市达成结好意向,奉节县与韩国仁川市中区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潼南区正在与马来西亚霹雳州怡宝市磋商结为友好交流城市,逐步推动我市国际友城均衡布局。二是逐步织密友城网络。立足为国家交友、为城市聚力,大力拓展国际友城网络,加快开辟一批国际友城。今年以来,新增2个国际友城和7个友好交流城市,全市国际友城和友好交流城市总数分别达到56个、132个,其中处在“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的占比超过七成,国际友城工作逐步向量质齐升方向发展。三是逐步拓宽友城渠道。在经贸、人文等传统友城拓展渠道基础上,利用重要出访及来访、通道建设等时机加快推进友城结好工作。袁家军书记在会见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时,双方达成重庆市与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市建立国际友城的共识。以缅甸总理敏昂莱、越南总理范明政访渝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市与缅甸仰光市、越南胡志明市等开放通道沿线城市结好进程。

(三)打造友城品牌,加强友城多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交往活力需增强”问题,着力在塑造品牌、深化交往、精准交流等方面加强工作举措。一是打造国际友城大会特色品牌。立足现代化新重庆发展需求,成功举办重庆国际友城合作大会,来自31个国家48个城市的省州市长和代表参会,期间举办城市产业合作对接会、“城市绿色发展”主题交流活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友城同行”等20余场活动,打造重庆国际友城友谊林,联合发布《深化国际友城合作重庆共识》,创立重庆国际友城工作品牌,达成5个方面33项成果,得到全国友协充分肯定并向各省区市分享重庆经验。二是因地制宜深化友城交往。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突出务实合作和民生导向,推动打造以经贸、人文、减贫、发展为主题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新模式。邀请老挝占巴塞省省委书记阿伦赛、柬埔寨金边市副市长哈桑等友城高层来渝出席西洽会等重要活动。对美日韩等国以及欧洲发达国家,积极寻求和扩大利益契合点促进利益融合。美国西雅图市、德国杜塞尔多夫市、韩国首尔市等友城代表团先后访问重庆,持续推动经贸、人文、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三是“一城一策”精准开展友城交流。对标落实“三个一批”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友城交流合作精准度,建立友城“一城一策”工作机制。通过中国外交学会渠道促进万州区与法国热尔省恢复联系,全市偶有往来和未联系的友城占比由33%下降到26.8%。我市与国际友城深挖双方交流合作资源和潜力,共同制定交流合作计划,先后与日本广岛市、比利时安特卫普市、白俄罗斯明斯克州等多个国际友城签订年度友好交流项目协议,我市友城白俄罗斯明斯克州在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荣获“对华友好城市优秀伙伴奖”。

(四)服务共同发展,增强国际友城工作实绩实效。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友城作用待发挥”问题,着力在服务发展、讲好中国故事、青少年交流等方面加强工作举措。一是大力服务双方经贸人文发展。联动友城资源,在渝中区打造全国首条国际友城主题美食街。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推动海扶医疗与乌拉圭圣何塞省签约海扶刀出口协议,并在乌拉圭设立组装工厂。韩国首尔市与两江新区签约《重庆两江生命科技城首尔生物中心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宗申动力等企业在墨西哥新莱昂州投资建厂,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等地代表团来渝参加渝俄经贸投资暨产品展销会。我市先后与有关城市联合举办“渝见全罗南道”“重庆与西雅图交流纪念展”,与杜塞尔多夫市共同举办结好2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广岛市专题举办“重庆日”活动,市文化旅游委通过友城窗口广泛宣传洪崖洞夜景、三峡风光、川剧等巴渝特色。二是大力讲好重庆故事。今年以来,市领导率团先后访问瑞士苏黎世州、乍得恩贾梅纳市、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埃及阿斯旺省、比利时安特卫普市等多个友好城市。定期向国际友城发送重庆月报新闻、《重庆友城简讯》季报,切实加强城市国际传播。培育和借助国际友人力量,主动设置议题并邀请超过400名外媒记者来渝采访报道,通过外媒记者的报道,广泛向外国友城民众真实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重庆篇章。三是大力深化青少年交流合作。把青少年交往作为友城合作重要纽带抓实抓牢,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广泛邀请包括美国地方友城在内的152名青少年来渝访问;邀请日本友城广岛市、水户市35名青少年来渝参加“传承创新携手前行—重庆市日本友城青少年访渝”等活动;组织我市青少年代表团先后出访参加广岛市青少年国际未来和平会议、曼谷市中泰青少年射击邀请赛、杜塞尔多夫市网球比赛等,不断拓宽友城之间青少年交往渠道。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过整改,我市友城工作在工作合力、交往活力、作用发挥等方面有所提升,但在品牌塑造、机制完善、数字化改革、激活民间资源等方面仍处于不断探索中,改进的措施、手段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下一步,在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我市将坚持服务大局、精准施策,着力推动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质增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总体设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友城“三个一批”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国际友城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共建形成“大友城”工作格局,聚力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国际友城品牌,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重庆国际友城合作大会,持续擦亮重庆国际友城名片。

(二)均衡友城布局,迭代工作体系。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聚焦全市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国际友城布局,制定实施友城工作5年规划,加快推进与越南胡志明市、阿尔及利亚安纳巴省、秘鲁利马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韩国京畿道、缅甸仰光市、中非班吉市等外国省州市结好工作。迭代升级全市国际友城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友城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联动资源共享、友城常态化交往等系列工作机制。

(三)创新友城工作,服务重庆发展。围绕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落实友城“一城一策”措施,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深化国际友城务实合作,在经贸、人文、科教等领域拓展交流,助力推动人民友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推进友城资源共享,探索建设全市国际友城资源信息数据库,加强涉外部门之间、区县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整合全市资源推动国际友城交往更加深入开展。

(四)发动各方力量,讲好重庆故事。推动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友城工作,以友协理事会为抓手调动全市对外友协131个单位理事和个人理事深入参与友城交往,提升民间知晓度和参与度。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国际友城平台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重庆篇章。

(五)强化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做好友城结好审批审核把关工作,严防国际友城风险隐患。着力加强友城工作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力量,逐步建立并完善外事人才库。

特此报告。

2025-04-17 重庆人大 人大公报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