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宗代表:绝不能让基建成为农民新的负担
日期:2011年12月09日
来源:重庆人大
邓世宗代表:绝不能让基建成为农民新的负担
凛冽的寒风中,邓世宗站在小沔镇硝硐村村头,望着近六公里长的路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眼前这条村级公路停工已经快一年了,村民们出工出力筑起的土坯路基在雨水的冲刷下已经变成了烂泥路。因为筹不到钱买石料,致使工期一拖再拖,硝硐村的村干部急得团团转,在万般无奈之下,大家找到了邓世宗,希望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代表能为村民们带来福音。
2005年元旦刚过,带着村民们的心愿,市人大代表邓世宗走入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他在代表建议表上郑重地写下了关于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路投入力度的建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邓世宗说,要想富先修路,然而,村级公路严重不足却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硝硐村只是一个典型,在重庆广大农村,像硝硐村一样为修路犯难的村还有很多。 据邓世宗介绍,目前,在农村镇与镇之间的公路是由政府出资修筑的,而村与村之间的公路则要村里自己拿钱。对于一些集体经济落后的村来说,修路成了农民巨大的负担。邓世宗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修一公里路至少需要二十万元,按每个村6000人计算,平均每个村民就要摊上30多块钱。
“城里是国家掏钱搞公共建设,农村是自己掏钱搞公共建设,这不公平。”邓世宗感慨地说,重庆是个农业大市,目前,全市每年拿出上亿元的财政开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农民能享受到的却极其有限。农村若想搞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建设不得不从农村企业、农民头上摊派、集资、收费。现在,一些乡村公路的改造、扩建工程,地方政府总以资金不足为由,借上级拔一点、地方财政挤一点之名,行乱摊派之实,结果用农民血汗钱修起来的公路却成为了某些基层领导的政绩工程。
“作为一名农村代表,有些话我不得不说,在国家大力倡导‘多予、少取’、‘减免农业税’的当下,绝不能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农民新的负担。”邓世宗掷地有声的话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