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激活“沉默”于乡村的生态资产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激活“沉默”于乡村的生态资产

日期:2021年07月08日 来源:重庆人大

乡村振兴 国内大循环的基本保障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此次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是否意味着“三农”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

温铁军:现在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产品的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

乡村振兴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在全球化挑战下,练好内功、强化发展动力的重要工作,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方式。因此,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要积极转向乡村振兴。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基础是什么?就是乡村振兴。

要把“沉默”于乡村、价值数百万亿的生态资产激活,变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保障,变成中国国内大循环的基本保障。

当然,只有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资本深化,才能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

乡村旅游 要发掘利用好在地文化

记者:如何利用好农村农业资源,发展好生态产业,做到产业兴旺?您之前提到,不能只让农民去种地,那如何发展农业产业?

温铁军:很多基层干部提到乡村振兴,就首先想到产业兴旺,想到要发展现代农业。但这和乡村振兴五大指导思想,还有一定的差距。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农业存在过剩,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绿色发展。

当下,不少地方都在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那不是真正的第三产业。因为分散的农家乐‌‌不可能快速完成资本积累,没有投资能力,也不可能迅速把农家乐的服务水平提升到让市民满意‌‌并且愿意为这种满意多支付费用的水平上。所以,低层次的农家乐、林家乐等,相对而言是过剩的。

记者:农家乐、林家乐等已经相对过剩,那乡村旅游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温铁军:乡村振兴一定要文化振兴。没有把乡土文化、在地化知识挖掘出来,就做不了农文旅,因为内涵不对。

全国乡村振兴样板之一的“袁家村”,很多地方都学习效仿,然而效果却不尽如意。“袁家村”之所以能成功,就因为在地文化。他们把关中地区的特色作坊集中到一个小村子里面,让关中作坊文化成为餐饮业的内涵,卖的不仅是美食,还包括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还可借鉴欧洲市民下乡发起的慢城、慢食、慢生活运动。如,城市小孩缺乏自然教育依托的本地农业教育,“不知稼穑之艰难”,乡村可以开设田间学校,让城市孩子体验粮食蔬菜如何种植、鸡鸭牲畜的生长过程等。

农业产业 要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

记者:今后,农业产业该如何发展,可否用工业化的方式推进农业发展?

温铁军:采用工业化的方式改造农业,当然能够带来产量增加,不少地区也在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但这样也会出现单一化,‌‌比如上柑橘就都上柑橘,上茶叶就都上茶叶。而且,工业化方式改造农业,很难避免农业面源污染。

所以,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明确提出要朝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变。比如,‌‌种养结合,在稻田里养鱼。还有秸秆还田或者秸秆过腹还田,就是把秸秆变成青储饲料,被饲养的动物吃了以后排出粪便,再去沤肥,然后再去还田,这就变成一个立体循环。这些‌‌都是‌‌节能减排的,都是能够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

这种绿色生产方式,不是要回到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是要把‌‌山水林田湖草沙,‌‌连同冰天雪地、阳光空气、‌‌蓝天白云、‌‌夜晚的星空、‌‌湿地的萤火虫、山谷里的蝴蝶、池塘的里的蛙鸣,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跟人要能够互嵌,能够共处,把生态做成产业的基础。用这种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方式,让生态资源‌‌实现它的价值。最终,生态资源价值化带动价值增量,推进生态资本深化。这需要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改革。

重庆实践 要鼓励市民下乡去创业

记者:重庆作为“大城区、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生态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该如何发挥好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优势?

温铁军:成渝乃至于整个云贵川地区,是印度洋气候带,自然资源环境不同于内陆地区。在西南片区,重庆具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同时,还具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双高地”这一特征。可以用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为生态文明服务,‌‌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样板。

在重庆的城市中,‌‌中等收入群体十分庞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民下乡,鼓励社会参与乡村振兴,‌‌会有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愿意深入山区、进入农村谋求发展。当进入农村创业创新成一种潮流,会更好带动各种各样的投资,基本建设、社会建设投资都会跟进。‌重庆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建一个生态化的、‌‌以乡村振兴为基础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目前,重庆有一些地区的做法就很好,比如铜梁区。

记者:铜梁区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做法?

温铁军:铜梁区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得很好。他们没有把山头铲平,‌‌不去人为地制造大面积、平整的土地,也绝不改变溪河的流向,不拆房子,‌‌不集村并镇。‌‌所以,大家会看到‌‌,老房子还是老房子,那山那水‌‌还是那山那水。但他们以“交通”作为突破口,从建设60公里绿道开始,“串点连线、成片扩面”,打造出了由5个镇街、24个村(社区)组成的120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区。

一条大道串联起乡村交通网络、自然景观、产业基地、文化原乡,田园变花园、农区变景区,实现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乡村风貌的提档升级,呈现出了一幅乡村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靓丽画卷。

 

记者|余豫

编辑|朱苗 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