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孃”为何有求必应? 她说:农村是我的根!

“琼孃”为何有求必应? 她说:农村是我的根!

日期:2022年09月06日 来源:重庆人大

在重庆,人们对年长一辈的女性会亲切地叫上一声“孃孃”。

年近花甲之年的张琼,是连任三届的巴南区人大代表、重庆云鹏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一位“孃孃”。

在巴南区惠民街道,因其作为人大代表认真与尽责、作为企业家热心与慷慨,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琼孃”。

“农民的女儿”反哺家乡

2007年,曾经沿着家乡那条小路走出去的张琼,又回来了。为何去而复返?不是张琼在外过得不好,而是她心里始终惦念着家乡。

张琼小时家里有兄妹三人,父母并无一技之长,家境可谓艰难。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乡邻恩惠和照拂较多,她一直感铭于心。

成年后的张琼到广东边打工边学技术,因为踏实肯干、勤奋努力,没过几年就学得一手好技术,并于2000年开始创办企业。即便身在他乡,张琼也一直关注家乡的发展。当她了解到老家还没有开办大一点的企业,乡亲们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致使家中老人和孩子疏于照顾的情况后,张琼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反正都是办企业,为什么不回家乡办呢?这样还可以让乡亲们在地方上就业。”2007年,张琼回到巴南区惠民街道,正式成立了重庆云鹏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在她的努力下,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提供了许多创业机会,也促使家乡面貌发生着变化。2012年,备受乡亲们信赖的张琼,当选为巴南区人大代表。这个土生土生的农民的女儿,让当地的父老乡亲倍感自豪。

“人民的代表”为民修路

如今的张琼,已经连任三届区人大代表。她坚持为民代言,依法履职,无愧于“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琼孃,晓春村到惠东路的那条公路不好走,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惠东路又遭大车压坏了,需要维修,要帮我们反映呀。”“我们的地被征了,会不会修安置房,好久修哦?”……面对乡亲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张琼热情且耐心地回应,俨然是一个移动的“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收集选民意见建议,回答选民关心关切,发挥着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张琼十分关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民生项目建设,多次提出相关建议,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去。

她实地调研发现,街道辖区部分道路由于年久失修,道路凹凸不平、裂缝较多,群众出行确有不便,人车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在人大惠民街道工委和区人大代表的推动下,以上路段的整改工作随即启动。张琼本人出资95万元,将惠东路口至皇经寺段共计1.2公里村级公路进行了硬化和修复,对惠东路进行了整改。

现在,路修好了,乡亲们告别了出行的泥泞和颠簸,行人车辆安全得到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提升。但张琼对农村公路的关注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在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她又提出了《关于增加惠民街道农村公路会车道的建议》。

“大家的琼孃”践行公益

村民朱平进厂之前,内心充满忐忑和彷徨。作为一名一直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他从来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变成“技术能手”。

2009年,朱平进厂学习,张琼毫不保留教授技术。这让朱平逐渐学会了制管、操作起重机、电焊等技术,并成长为技术多面手。这几年间,朱平的收入翻了番,不仅供孩子读完了大学,还购置了商品房和小汽车,家庭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学会一门手艺、养活一家人,这影响了我一辈子,我们一家人都很感谢她!”朱平说。

通过自身努力,张琼个人率先富裕了起来。不过,张琼认为:个人富了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从2008年至今,张琼几乎每年都自费为她所在的惠民街道云集社所有社员和周边部分居民,缴纳城乡合作医疗费用,共480余人、累计花费约40万元。

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琼又伸出了温暖的手,给予了无数像朱平那样的人以帮助和支持。

张琼所在企业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工人,大部分在本地招聘。同时,她还为2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免费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没有技术的乡亲学会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让有技术没工作机会的乡亲有地方施展一技之长。“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富起来。”张琼和乡亲们共同的夙愿终于实现。

 

记者|宋婷婷 通讯员 赵祥兰

编辑|朱苗 成鑫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