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村歌在“乡村建设论坛”唱响

这首村歌在“乡村建设论坛”唱响

日期:2022年11月23日 来源:重庆人大

“鱼池村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云海茫茫/风吹竹林哟稻谷飘香/生态清和好风光……”

这首村歌在“乡村建设论坛”唱响

  暗红的夕阳渐渐融入山际,山下观景口水库的轮廓变得模糊,秀美的景色隐匿在夜色中。

  巴南区人大代表文承军又送别了一批来鱼池村调研参观的客人,借着手机微弱的光亮,走在熟悉的回村道路上。

  树影从身旁掠过,让他回忆起一段段往事……

  “空壳村”让人心痛

  鱼池村地处巴南区东温泉镇最南端,坐落在海拔约700米的清和坪上,距镇政府18公里。良好的生态条件和常年云雾缭绕的自然风光,让鱼池村获得了“云上鱼池,生态清和”的美誉。

  然而,受限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的缺失,在城市化浪潮下,鱼池村流失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只留下老人和一些空荡荡的房屋。具有年代感的民房、破旧的土墙、杂乱的线网,成为鱼池村的真实写照。

  文承军是土生土长的鱼池村人,凭借敢闯敢拼和勤奋努力的劲头,在外经商二十余年,拥有了年营业额达数百万元的建筑装饰门窗厂,在当地小有名气。然而,每当他回老家省亲时,总有一股辛酸涌上心头。

  “我在外闯荡多年,挣到了钱,生活好了。但乡亲们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留下一个‘空壳村’,看得我真的心痛!”文承军时常感慨,也慢慢意识到自己该做些什么。

  不等不靠走上振兴路

  2015年,文承军毅然关停建筑装饰门窗厂,回到鱼池村任村党委书记;2016年,被选为区人大代表。

  鱼池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交通不便,加之受地形限制,没有发展大规模农业的良好条件。这样一个地方,很容易落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困境。看着同镇的一些村子得益于区位和地形优势,在各种政策扶持下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而鱼池村还在艰难寻求出路,文承军急在心里。

  “怎么办?”眉头紧锁的文承军望着茫茫云海,突然有了灵感——充分利用绿水青山资源,让鱼池村走出一条生态振兴之路。

  仅凭自己的热血还远远不够。村里以留守老人居多,必须唤起他们的热情。于是,文承军开启了“扶志三步走”:在全村范围内宣讲,让村民知道鱼池村要做什么,同时收集村民意见,提升他们的参与感;把村民迫切的真实诉求传达给党委政府,努力争取资金落实农贸市场修缮及新建公厕等民生实事项目,让村民感受到村里的变化;号召村民筹集资金30000余元,集体创作村歌《云上鱼池》,每逢传统佳节和重要活动,大家一起传唱,在热闹中产生自豪感。

  同时,立足于好山好水的环境优势,文承军不等不靠,利用多年累积的人脉资源,探索出社会参与、政府助力、村民主导的乡村振兴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采用“费改股”模式同规划公司合作,确保规划方案落地;采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购米包地新模式,加强同城市居民的利益联结;建设生态“发酵床”养猪场,实现养猪零污染、零排放;发展村办企业,修建大米、萝卜加工厂,让“清和三宝”走进千家万户;发展重庆市动物园珍稀动物繁殖饲养基地、油茶产业基地、猕猴桃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

  村歌唱出鱼池好风光

  去年,文承军再次当选巴南区人大代表。在他回村这些年实施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下,鱼池村发展起来了,名气打响了——每年有数万人到鱼池村观光游玩,感受这里的美好生态环境和乐观氛围。鱼池村人看到了希望,更多年轻人也愿意回到家乡,为这份土地注入活力。

  “鱼池村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云海茫茫。风吹竹林哟稻谷飘香,生态清和好风光……”这首欢快的村歌,在第五届新时代中国乡村建设论坛上唱响,莅临现场的人们深深地感受到鱼池村人的自信与热情,由衷地鼓起了掌。

  如今的鱼池村,房屋依旧是那些房屋,天空依旧是那片天空,但村民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有人问我,把厂关了回来干这些,后悔不?怎么可能后悔,我是鱼池村人,舍不得这片云上的土地。”文承军的一双眼睛笑得眯成了缝,那些岁月的痕迹,在两鬓泛出丝丝花白,“这才刚刚起步,还早哦!”

 

通讯员|傅饶

编辑|常畅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