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寻水源 汩汩甘泉润民心

翻山越岭寻水源 汩汩甘泉润民心

日期:2022年08月19日 来源:重庆人大

“有水了,有水了,我们有水喝了!”日前,在巫溪县鱼鳞乡长岗村,一群村民围着一只水龙头,看到清亮的泉水流出来,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此时,有人却默默流下了眼泪……这汩汩甘泉的背后,有太多辛酸的故事。

产业发展了,水不够了

巫溪县鱼鳞乡位于巫溪县北部,地处大巴山脉,海拔从550米到2100米不等,而长岗村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寒山地。

“高寒地带最大的难题就是季节性缺水,原来通过修建蓄水池解决了这个问题。”提起水的问题,鱼鳞乡乡长、乡人大代表唐大荣说,往年,夏季高温时,可通过蓄水池解决,但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特别是畜牧业得到发展,用水量跟着增长,夏季缺水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去年夏天,蓄水池存的水就已经捉襟见肘。

“村民们要喝水、吃饭、洗澡,牲畜也要饮水,山上的农作物要灌溉,如果不找到新的水源,村民们后面的日子怎么过?”唐大荣说。

“那我们就去找水源,翻山越岭都要找到!”2021年8月,在商讨如何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时,鱼鳞乡党委书记、县人大代表邹恒立刻就作出了这个决定。

听村里的老人说,长岗村七社一个叫大溪的地方有水源,距离长岗村的村民聚居地有10多公里。

说干就干,第二天,邹恒和唐大荣就带领10余名干部群众,冒着酷暑,踏上了寻找水源之路。

翻山越岭,找水源

“我是农民出身,从小就不怕吃苦不怕累,去过很多贫穷的地方,但这次去找水源的路,是我走过最陡峭、最艰难的路,实际上根本没有路。”唐大荣回忆说。

原来,长岗村七社早已没有人居住了,所谓的路,早已没有了路形,荆棘丛生,还有不少绝壁,想要上去,就要架着木头杆子爬上去。走进山林,还得用镰刀开路。而在密林深处,到处都是蚂蟥。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捉到几十上百只蚂蟥。”如今回忆起来,唐大荣仍心有余悸。

10多公里路,10多人硬是走了大半天。路上,还有一名村干部差点从山崖上掉落下去。

“书记,有水声,找到水源了!”虽然大家已经疲惫不堪,但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大家兴奋了起来。

邹恒立刻跑过去,掬起一捧山泉水,喝了一口,清冽甘甜,沁人心脾,他心中的第一块大石落了下来。

水源有了,但如何让老百姓喝上呢?在大溪,手机没有信号,无法测出这里的海拔,测不出海拔就无法规划水管路线。

于是,几天后,邹恒和唐大荣带着仪器再次翻山越岭前往大溪。经过测量,大溪海拔有1700多米,而长岗村村民的聚居地海拔在1000-1400米之间。测出海拔之后,邹恒和唐大荣又规划起了水管线路。

山路崎岖难行,挖引水渠、运送材料、架设水管等全靠人力肩挑背扛。这些困难,大家都可以克服。但有一个难题,成了一道难以翻越的“天堑”——在规划和铺设水管线路时发现,有一段山崖,水管往下铺设长度约有2公里,垂直高度太高,普通水管承受不住这么高的水压,尝试了几次,都爆管了。

泉水入户,滋润村民心田

经过多方打听,今年5月,邹恒终于托人在天津市找到一种热轧镀锌无缝钢管,这种钢管强度高,能够承受更大压力,而且更耐腐蚀。用上这种钢管,终于解决了“爆管”的问题。铺设管线的工程得以继续。

“每天安排12名工人施工,挖山砍树,在山沟里架设简易的栈道,一步一步将水管从大溪铺设到了长岗村。” 说起铺设管线,唐大荣有些哽咽,“我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村民们很快就不用再愁饮水问题了,而担心的是这些工人,每天背着管道材料经过悬崖峭壁,而他们的脚下只有窄窄的简易路,稍有差错,就有可能掉下深渊。”

7月底,翻山越岭的引水工程终于全线接通。8月12日,山泉水接到了每户村民的家中。

整个项目从寻找水源、人工开路、铺设水管到接水到村民家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通过鱼鳞乡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辛勤付出,清凉的山泉水终于流进了每家每户,滋润了全村300余户1200余村民的心田。

 

记者|周晏如

编辑|朱苗 成鑫

 

相关区县: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